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旅部組織實施了“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我有幸被中國美術學院“文化部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班”錄取。作為來自西南邊陲云南的一名美術創作者,我多年走的是現實題材創作的路子,于是沒有多想就選擇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創作主題,把精準扶貧工程中的“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創作的主題內容。作品以國家對云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實施的扶貧搬遷政策為背景進行構思創作,謳歌黨和人民政府心系云南邊疆少數民族的博大情懷和“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理念,以及高效務實的行政之風。
獨龍人有了新家園扶貧搬遷(中國畫)李河良
真切感受到獨龍族人民的心是暖的
獨龍族人口不足7000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當地地處深山峽谷,自然條件惡劣,一年有近半年大雪封山,幾乎與世隔絕,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之一。我前些年就去過怒江,對獨龍族也早有關注,畫過有關獨龍族題材的創作,再次前往獨龍江并通過實地深扎調研,了解到政府扶貧計劃的實施進展情況,獨龍江鄉在時代發展建設中發生了巨變。那里村村寨寨修通了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建設加速挺進,零星散落在高寒山區的各個自然村落整體搬遷到獨龍江河谷地帶,獨龍族群眾的生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草圖的構思是對畫面框架和構成元素的篩選,著重表現獨龍族群眾開始搬遷進入“獨龍新村”的場面。畫中,數十人迎面走來,表現了人們帶著憧憬和喜悅的心情走向新生活的狀態。我初步把雪山、村莊、主要人物和隨眾群體做了布局,畫了一張大幅的素描稿和水墨稿。初稿用淡墨逐步深入,表現豐富的層次空間關系,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局部的深入刻畫。之后,又用了很多時間調整畫面的整體性、水墨視覺氛圍及視覺沖擊力的效果。
獨龍族村民(速寫)李河良
2018年11月,帶著深化創作的任務,我再次前往獨龍江實地調研。驅車從昆明出發,沿途經歷了塌方路段、修路堵車、降雨下雪、路面結冰等艱險路況,穿越怒江大峽谷,翻過白雪皚皚的雪山、輾轉五天才到達獨龍江鄉。此行我先后對馬庫、迪蘭當、孔當、旺美、獨都及中緬印邊界村寨進行調研考察,收集拍攝素材。在這些邊陲小鎮、偏僻山村,處處體現出黨和政府對獨龍族的關愛,也能夠看到大力度扶貧計劃的實施。獨龍族從高山深處搬遷到了河谷地帶,住進了政府免費提供的安居房,有了水、電,分到各種物資,建起了學校、醫療所、文化站等現代物質生活設施。干部深入基層、責任到位,扶貧政策得以落實。獨龍族群眾心懷感恩,戶戶屋頂插著五星紅旗。四處青山環抱,碧水潺潺,林中道旁,村民在收獲當地農作物——草果等,并搬運到新修的公路上裝車。當地還發展了畜牧業,養殖獨龍牛,村民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日子越來越紅火。11月的獨龍江,遠處的高山已是冰雪覆蓋,天氣寒冷,但我真切感受到,獨龍族人民的心是暖的,過去老照片上看到的那些獨龍族生活的狀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發掘生動入畫的人物和景物元素
調研回來,我再次調整了構圖,把采風得來的景物、人像素材逐一搬進畫中,重新布局。
放稿選用了幾幅草圖中的一幅單幅構圖,畫面是獨龍族群眾在獨龍江鄉扶貧幫扶領導小組帶頭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獨龍之子”高德榮的帶領下從大山深處走來,背景是險峻的雪山、陡峭的峽谷、新建的獨龍新村和安居房。此稿對每個形象的圖片素材重新規整,落實到位,發掘生動入畫的人物和景物元素,調整山體、村落、地面和人物比例,加強畫面的黑白虛實關系,舍去一些繁復的細節,突出人物造型及服飾色彩。云南很多少數民族對美的追求是接地氣的,他們把最鮮艷的顏色都裝飾到自己的服飾上,繡上表現本民族吉祥意愿的圖案,他們的服飾凝聚著幾代人的生活智慧和審美訴求,在表現少數民族的繪畫題材中這是個回避不了的課題。
村莊新貌(速寫)李河良
創作表現手法沿用傳統浙派水墨人物寫意技法,對人物形態的刻畫強調用筆、用墨、色墨結合,勾擦點染、提按頓挫等手法注重力度塑造,強調視覺沖擊力;對背景村莊和遠景雪山的描繪,運用傳統山水畫技法進行表現,借助水墨意象的豐富效果,摸索表現的多種可能性。
人物是畫面表現的重點,也是難點。高德榮以及他左右兩邊的年輕女子和年長老者是畫面視覺的中心,從表情及動態著力塑造女青年的樸實、美麗與活力,老者的豁達開朗,他們臉上洋溢著喜慶的笑容,把他們刻畫出來,使畫面氣氛活躍了不少。其余人物還有年長者、青壯年、文面女、歡躍的孩子等,對人群的位置和動態組合我又進行了再推敲和調整,表現出人們扶老攜幼、肩扛馬馱著行李走進新村的情景。在畫面左側邊緣及背景以桃花作點綴活躍氛圍。又經過幾個月的忙碌,畫面整體效果已經達到預期的要求,2019年10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既有藝術感染力又承載歷史厚重感
扶貧現實題材的美術作品的創作,內容表現的主體是有針對性的事件或人物,且具有記錄和敘事的功能。作品的創作受客觀條件限制較多,前期的構思除了對文字和圖片資料的研究外,還需要實地調查和體驗。在重大現實題材的繪畫表現形式與方法上,如何創作出具有藝術感染力同時又承載著一定歷史事件厚重感的作品,需要探索和發現的空間是很廣泛的。
我近幾年先后創作了《獨龍盛世》《春到獨龍江》等獨龍族脫貧攻堅的相關作品,目前正在構思創作表現獨龍族整族脫貧后,繼續艱苦創業、發展產業、致力走向富裕美好生活的系列作品。
春到獨龍江(中國畫)李河良、那馨元
去年底,我隨省文聯扶貧志愿團隊再次前往獨龍江。那幾天住在獨龍族人開的客棧,清晨能聽到旁邊小學生們升國旗、唱國歌和他們的朗讀聲。獨龍江峽谷還是那樣深,雪山還是那樣高聳潔白,但獨龍族人的生活方式和意識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手機、互聯網、農村電商、副業生產、旅游開發等都已和他們的日常生活接軌。獨龍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滿懷憧憬地奔走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大路上。